第1309章崔星河升职,武曌心中出征的最佳人选
这个念头再次如同鬼魅般浮现,让崔星河心头一跳。
崔星河猛地甩了甩头,用力之大几乎要把脖子甩断。
“荒谬!”
“这定然是近日压力太大,出现了幻觉!”
“陛下何等尊贵,岂会便装出宫,还与高阳那厮……对,定是父亲前几日又纳了两房美妾,府上开销增大,让我忧思过甚了,得空得回去说道说道,这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复当年了,怎还如此不知节制!”
“但我却年轻,身体也正值巅峰,我不必节制!”
崔星河想到这,大步朝崔府而去。
“……”
御书房内。
小鸢小心翼翼地奉上一杯新沏的热茶,轻声道:“陛下,您可是在为出兵漠北的人选为难?”
武曌接过茶杯,指尖感受着温热的瓷壁,凤眸中闪过一丝凝重。
她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小鸢一脸了然。
如今匈奴再次犯边,大乾若毫无动作,必损国威,也惹人生疑。
但眼下,武曌和高阳谋划了一次大的,欲要一战废了匈奴,但这国战却涉及到了天量的银子,以及各种辎重。
所以眼下需要时间,陛下还要演一出戏,这就得一位特殊的将领,不但打不出什么太骇然的战果,甚至还能极为自然地迷路,乃至于无功而返。
毕竟此事关系的太大了,万万不可泄露,要是能最真实的出兵,自然是最好。
这人选毫不夸张的说,简直比挑选真正能征善战之将,还要难上几分。
小鸢顿了顿,试探着说道:“陛下,张平、张寿二位指挥使,前番不是举荐过李广利将军吗?他二人举荐的人,奴婢觉得可以考虑一番。”
“李广利?”
武曌闻言摇了摇头,放下茶杯,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北方的烽火。
“他性子过于求稳,经验也算丰富,朕不怕他小胜,就怕他打出了什么骇然的战果,并且朕心中,已有更佳人选。”
“哦?陛下属意何人?”
小鸢一脸好奇。
武曌的嘴角,勾起一抹近乎冷酷的弧度:“王忠,王老将军。”
“王老将军?”
小鸢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极为古怪的神色。
王忠资历极老,一生也堪称传奇。
对内,他是重拳出击,对外,他是点子极背。
一生与匈奴六战,三次小亏退兵,两次直接迷了路,无功而返,还有一次被匈奴生擒,靠着个人武力逃了回来。
河西一战时,武曌派出多支大军,以高阳为主力,另外还有几支大军用来迷惑匈奴。
王忠因为以前的种种战绩,武曌便不太信他,只给了五千人,其中还有大部分都是步兵,但偏偏就是这一次,王忠出关没多久,就遇到了匈奴左贤王的五万主力。
这运气,没谁了。
但王忠还偏偏扛住了,只是损失略微有些惨重。
武曌开口道:“王老将军经验丰富,资历足够,由他领兵,无人会觉异常,并且他向来……点背,易迷路!”
“朕让他去,不管是无功而返,还是小有挫败,都合情合理,不会引人怀疑!”
“更重要的是,王老将军虽常陷绝境,却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不至于真的全军覆没,损我大乾元气,实乃……此局最妙之棋子。”
小鸢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唯有叹服。
这人选,的确硬!
武曌皱眉道,“人选朕倒是不担忧,王老将军十分稳健,但朕现在要的是一个契机,一个令朕完美发难,暴怒,导致王忠领兵,无功而返,以至于朕去求高阳,令其假死的契机!”
“匈奴先前的入侵,理由虽然也够用,只是朕却总觉得不够完美……”
小鸢也陷入了沉默。
这正是整个计划中最微妙的一环。
发难的理由足够,那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完美无缺!
但也就在这时。
御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八百里加急!”
“雁门关守将快马传书,匈奴大单于赫连察,遣使送达国书一封,那匈奴使者态度猖狂,言语无状,国书内容……内容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