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奇趣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437章 特殊列车

第437章 特殊列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37章特殊列车

呜呜呜。

狂吃狂吃狂吃。

列车冒着滚滚黑烟,一路奔驰,最终停在了距离机务段两百多公里外的无名小站上。

这是一座军供站,并不出现在常规的火车调度地图上。

周围的铁丝网上有木板写着黑色的“禁地,严禁靠近的字样”,周围还布置有岗哨,有全副武装的大兵站岗。

此时昏暗的灯光下,站台上站满了一个个头戴棉帽、身穿藏青色冬服、肩背行囊的大兵。

李爱国跳下司机楼。

摔得惨不忍睹,大兵废了好大的劲才将他弄到上面,放到“猪仔轿”上继续抬着走。

甚至土匪头子廖大肚子还下达了所谓的“十杀令”

他们身上还得铺着军大衣,早上起来满车厢都是冰霜,帽子的口鼻周围结满了冰碴。

还需要至少两年才能完工。

军民亲如一家人,李爱国跟大兵们讲解了最重要的人体生理问题解决方案。

行车比较简单,身为老司机,李爱国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功夫。

他们为未来的使命感到光荣。

一个头戴毡帽,满脸胡子拉碴的中年扳道工,披着破大氅从屋内走出来。

在司机楼内经过一天一夜的磨合,李爱国已经跟张营帐熟识了起来。

咳,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有很多道路是比较坎坷的,一不小心的话,就会被天道制裁。

火车沿着乌黑的铁道飞速奔驰,经过两天两夜,通过了4个军供站后,终于沿着株萍铁路进到了赣省境内。

安腾以伊面为蓝本,研究出了方便面,并且挣了不少专利费,赚得盆满钵满。

好在刘清泉眼力很好。

张营帐应该已经跟军供站联系过了。

拉响汽笛,松大闸,缓推汽门。

李爱国也感到疑惑,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调兵到南方。

“司机同志,你好,我是某部张营帐,此次前往南方,有劳你们了。”

伊秉绶喜与文人墨客宴游唱和,繁忙的公务和频繁的书画交往,使他的府上常常宾客盈门,人流不断。

人是铁饭是钢,难怪部队出征总把后勤看得特别重要,李爱国也坚定下了研制方便面的决心。

“协助大兵者杀,欢迎大兵者杀,送东西给大兵者杀……”

“李司机,可以发车了。”

赣省这边五零年的时候,土匪闹得很大。

此时已经是清晨,霞光遍洒神州大地。

李爱国跳下火车,招呼大兵们下车休活动一下。

这时候一个大兵举起了手:“司机同志,万一我们想大号呢?”

他因为害怕被千刀万剐,死命地挣扎,结果因为自己太胖了,一翻身给滚到山崖下面了。

不到半個小时,站台上站得黑压压的大兵,全数登上了闷罐车。

听到停车了,大兵们纷纷站起身。

“李司机,这人一瘸一拐的,腿脚应该受过伤。”

所以火车从京城,到符建省沿海,只能先转湘省,再转赣省,走平汉铁路线,经由朱洲,走鹰潭中转。

张营帐感激的看李爱国一眼,大声说道:“李司机叮嘱的注意事项,你们全都记好了,千万不要在白天,尤其是在火车路过市区的时候上大号,免得影响咱们的形象。”

“调度上没有通知你吗?”李爱国递出一根大前门。

没有调度员,没有信号旗帜,“特殊列车”就是这么豪横。

从外表上来看,他就是一摊面。

从此,伊府面流传开来,简称为“伊面“。

华夏人好客,等到中午时间,自然要留客人吃饭。

正是有了这些不畏艰难困苦的同志,老百姓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这条铁路线处于半废弃状态,平日里很少有火车经过。

吃着热乎乎的饭菜,李爱国整个人也活了过来。

只是也没有办法,这年月南方的铁道线实在是太少了。

看着两边的大山,张营帐也打起了精神,开始检查武器弹药。

铁道两边崇山峻岭,树林遮天蔽日,李爱国的精神也警惕起来。

扳道工接过单子,眼神顿时一凝。

他只能扯着嗓子问道:“司机同志,你们要到哪里去?车上运的是什么?”

扳道工走到火车头旁,想将脑袋凑在窗户上,只不过尝试了两次,都失败了。

电文一经发出,便受到了所谓上峰的“大力表扬”。

闷罐车的车厢其实就是车皮,车门是那种大号金属推拉车门。

“时间紧迫,我们需要马上出发。”

却引来了雷霆震怒。

李爱国将手枪重新插回腰间,拉响汽笛,推动汽门,火车发出一阵轰鸣声,缓缓通过扳道站。

车身两侧冒着袅袅白烟,火车刹车的动静着实不小,却没有值班人员前来更改道闸。

因为闷罐车的车厢是车皮,每个车皮之间并不相通。

(老电影《上甘岭》中志愿军坚守坑道时张忠发连长带头吃的饼干。

这年月路上的军供站并不多,经常一整天都没办法停车,大兵们全靠啃馒头,喝凉水,扛得住吗?

“那就有劳了。”

行车的时候,里面用绳子拴上,乘客晚上睡觉需要小心,不然可能会掉下去。

李爱国自然不能惯着他。

那玩意便于运输,存放时间长,味道还格外鲜美。

张营帐话不多,进了司机楼后,总是斜靠在煤水车的墙壁上,眼睛微微眯起,似乎睡着了。

李爱国记得,两年后,也就是一九五八年,岛国的安藤研制出来方便面。

最后再经由尚未完全通车的铁轨,途经邵武、南平,永安,抵达漳州郊区。

“可以由两个战友拉住他的手臂,他把屁股撅到车门外,不过我建议你们尽量在火车过隧道的时候,或者很荒凉的地界,再上大号。”

李爱国作为司机,也是实际上列车的主人,他不得不登上闷罐车车厢内,跟同志们讲解注意事项。

每人几个馒头外加一个苹果。

这时候,军供站的后勤上也把补给品送上来了。

赣北地区十分寒冷,凛冽的北风漫天呼啸,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骤,寒流滚滚,鹅毛般的雪片夹杂着风雨飞舞。

张营帐在旁边解释:“现在正是运力紧张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跟老百姓抢火车,另外,客运列车的保密性不如闷罐车。”

随着一阵阵“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向后转”、“目标一号车箱、二号车箱……”的口令不断地发出。

看到馒头,李爱国眉头微微皱起。

大兵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李爱国。

他深深吸一口后,自嘲的笑笑:“司机同志,看来你是远乡人,不了解情况,前阵子这边下大雪,电话线被压断了。咱们这里十天半个月不过一辆车的,也没有人修理电话。”

负责瞭望的刘清泉胡子眉毛上都结满了寒霜,跟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差不多。

其中部分需要经过的铁道线,并不是客运线,而是多年前的货运线,线路十分的复杂,行车条件艰难。

他看到火车,站在门口呆愣片刻,呼出一团白气,才意识到没有看错,不慌不忙地走过来。

土匪还向岛上发电。

这是一条很窄的山路,上边是峭壁,下边就是悬崖深谷,找到廖大肚子时,他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他曾听李云龙讲过一些深山老林的故事。

研究清楚行进路线后,李爱国从兜里摸出烟,给张营帐递了一根:“张营帐,你放心,我肯定准时把伱们送到。”

虽然外型比较粗糙,但是性能一点都不弱。

这辆列车目的地并不是所谓的符建。

看到张营帐熟练地将子弹上膛,擦拭枪管,拨动开关机

老郑看得惊奇:“张同志,怎么着,等会还得动枪啊?”

是啊,这年月日子苦,平日里谁舍得吃罐头呢?

这年月,方便面好像还没出现哈。

李爱国看着正在啃窝窝头的大兵们,突然想到一件事儿。

他使用的是一把52式半自动手枪,也是这年月国内军官使用的主要手枪了,又被称为“765公安手枪”。

张营帐检查一番,将手枪插回腰间的枪套内,神情严肃的说道:“这地界不比京城,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人家路边行人正哼着歌愉快的玩耍,你突然糊人家一脸翔,人家能不恼怒?

嗯.别问李爱国怎么知道老经验的。

张营帐询问了列车状况,在得到满意的答复后,转身跑向站台上的队伍。

备用网址请保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